西部银龄红色筑梦,团结共寻养老之路
——新疆沙湾市、乌鲁木齐市
与武汉分队同步,银发科技实践新疆小分队深入西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旅程,探寻在政策支持和人才建设的助力下西部地区的智慧养老发展之路。
探访“新”友 寄望青年发展
7月18日,实践队首先来到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与指导老师张黎明一起对他的两位学生进行了深入家访,帮助她们理清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乌鲁木齐出发,两百多公里后动车到站,36度的高温和毫不吝啬的阳光让实践队初次感受到了新疆的炎炎热情;一定要赶到车站迎接我们的马海霞师姐和叔叔也把浓浓的好客情带向我们。
马海霞成功入选了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目前正在家里做出行前的准备。由于本科期间的数学课程对马海霞来说比较吃力,她错过了复习备战考研的最佳时间。但在老师家人的劝导下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打开思路沉下心,选择了另一条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西部计划在很多人看来是去吃苦,但马海霞并不这样认为。新疆是她的故乡,爸爸妈妈不舍得让她远航,而她不愿局限在小小的一片天地里,西部计划就是目前平衡他们心愿的最佳选择。她相信,有了这一年的实践与历练,在学校老师的关怀指引下,无论是继续扎根基层建设家乡还是走出去开阔视野成为更专业的人才,她都能做出对自己和家乡最佳的选择。
王妮娜是新疆财经大学选拔到中南大交换学习的20级本科生。一年交换期结束,她回到新疆开始准备考研。对她来说,在中南大的一年是非常不同的一年。丰富的教学方式、开放的研学风格、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的办学环境,都让她对内地产生了更多向往,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坚定清晰的规划。作为新疆财大的优秀学子,她说自己“不愿给学校丢脸”,也通过一年的经历收获了更多为母校增光添彩的信心。
研学博览 追悟建设初心
7月19日,实践队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共同参观了新疆医科大学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随后实践队去往新疆财经大学,追寻了援疆长路上的点点繁星。
新疆医科大的新建校区雪莲花校区规整大气,环境优美,一草一木都由老师同学们一起亲手栽种,华科大学的援疆老师王多强就是在这里度过了和同学老师们的三年。王老师来到医科大后担任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和多门课程的授课。这里的学生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接受新知的能力也相对较弱,王老师就在自编教材每一道题的答案后附上200多字的注解,从基础知识开始帮同学们捋顺思路,真正理解答案。为了有更多的科研教学时间,王老师拒绝了学校为他专门准备的教师公寓,直接住进了学校里的研究生宿舍,学生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去找他解决。王老师给医科大带去了更多希望与未来,援疆之行预期只有一年,但王老师被老师同学们挽留着,多留下了两年的足痕。
同华科一样,中南大也有自己的的援疆故事。2015年开始,中南大已经先后派出了6位老师来到新疆财大挂职援疆。在新疆时每月数次地住在办公室值班、坐二十多个小时火车到南疆结亲;回武汉后仍时刻关心新疆学生的教学进度、专门为大家开设线上辅导课程,田进、韩翼等老师在援疆路上引导学科发展,关心照护学生,将全部心血投入了新疆的青年身上。2019年来到新疆财大担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后,田进老师充分利用自身经验与学科优势,深挖新财公共管理专业前景,将课题申报规范化、研究生工作制度化、学术活动常态化,带领学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留下了“带不走的制度”。一段援疆路,一世援疆情。援疆队伍不断更迭,但援疆教师的情谊从未改变,殷殷盼望着新疆的年轻人能走出家乡大有作为。
走出援疆故事,实践队又走进了新疆的百年故事。新疆博物馆作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一进前厅就能感受到历史在其中静静流淌。青铜中国、西域记忆、瀚海珍衣、逝者千年……一座座展厅将西域历史串联,将少数民族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与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紧紧相连。
实践队特别参观了共有的家园展厅。展厅内共设“共拓中华疆域”“共书中华历史”“共创中华文化”“共铸中华之魂”四个单元,张骞凿空西域、耿恭坚守疏勒城、伟大远征等百年事件生动再现。有耿恭、左宗棠这样的民族英雄,才有现在无限魅力的大美新疆;有王院长田老师这样的援疆人才,新疆的发展走在更光明的大道上。
走入基层 绽放银龄之花
7月20日,实践队走入固原巷社区,了解了新疆社区的养老服务现状。天山区固原巷社区位于乌鲁木齐社区内,近90%的老人都是少数民族,有很强的代表性。社区内设有老年合唱团、京剧工作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定期开展“一老一小”活动,形式丰富多彩,退休老人也仍“日理万机”,每天和社区好友歌舞笑闹,非常充实。
在前几日的家访中,两位同学也提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在村里有自己熟悉的小菜园、在城里有能谈天的好朋友,身体硬朗、精神饱满,偶尔有小伤小病也能在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里的卫生服务站即时解决。他们并不习惯也不需要手机、电视等高科技设备,“智慧养老”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实践队在这里刷新了自己的“预设认知”。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老人并不属于少数特例,将他们的认知诉求纳入智慧养老的发展方向,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养老服务将会更加全面、有力,为更多老年人带来便捷与助力。
武汉与新疆,截然不同又共为一体的两座城市,老人们对于“智慧养老”的认知和需求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相信通过此程实践,我们更加拓宽了思路,更深地了解了各类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意愿及利用率情况,能够运用更多样多彩的方式推动构建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