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风十里,秀美泉城,踩着7月的尾巴,我作为山东大学“寻英迹”口述史调研团的一员,前往拜访荣获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的退伍老兵玄宝杰。
“笃笃”——我们敲响了门,楼道静谧,习习夏风吹拂着我期待而略带紧张的心。门打开了,露出两位老人满面热情的笑容,是玄宝杰爷爷和他的妻子。玄奶奶为我们斟上自煮的酸梅汤,切好的西瓜汁甜肉脆,旧式的风扇送来清凉,访问还未开始,一股暖流便流淌在我的心田。
蝉鸣声声,似和声伴奏,织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1968年玄爷爷19岁应征入伍,到现如今72岁高龄,我听他讲,“最怀念的还是做飞行员的岁月,因为喜欢”“空军部队从士兵到司令都会开飞机”“技术就是技术,没有丝毫可降价”,年轻时是向往与坚守,退伍后是怀念与无悔,在那双仍炯炯有神的眸子中,我看到了那份励志竭精的不拔之志。
双肩如铁,力扛责任与梦想千钧重;初心笃定,稳行险途和征程万里远。玄爷爷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是全天候飞行员、教员、指挥员,在我们的进一步提问下,他解答道就是能掌握昼间一般气象、昼间复杂气象、夜间一般气象、夜间复杂气象的飞行技术、教育能力、指挥才能的飞行员,经纬了空军士兵的所有维度,并且玄爷爷安全飞行超过1800小时,其难度之高、责任之大,可想而知。
军人绕不开的话题是信念,那沧桑稳重的声音仍萦绕耳畔,“第一是国,第二是家,中国人的根本和血脉里就流淌着这种家国情怀,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之处,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传承的东西”。安闲在家,玄爷爷仍然持续关注着中国空军的发展,此刻立足华夏神州回望历史的长河,从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一脉相承,而更多了先进科技的保驾护航,那是我国空军事业的踵事增华。信念感与自豪感充斥在一句句慨叹中,重叩我的心头。
无论是玄爷爷历久弥坚的不拔之志、全能全面的出色能力还是赤诚爱国的碧血丹心,最鲜明厚重的底色都是热爱。是热爱支撑着那个曾瘦弱的少年奔驰过岁月的关隘和崎岖,支撑着一名普通的飞行员脱颖而出、不断攀升。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镌刻奋斗的勋章,而这份永不冷却的热爱又拭亮了生命的底色,一如战士拭亮勋章。
访谈不冗长,但句句掷地有声;言辞不华美,但字字重逾千钧。访谈最后,玄宝杰爷爷在我们的请求下拿出了自己的旧照片、勋章和军装,虽然玄奶奶“抱怨”着天气炎热,但看到玄爷爷身着军装仍旧英姿飒爽、一身正气的模样,自豪之喜却满溢而出。抚摸过那些泛黄的照片、那身笔挺的军装、那些锃亮流光的勋章,我仿佛回溯时光,看到了那个热爱飞行的年轻战士正坐进飞机,在无数个清晨、午间或傍晚,翱翔在皓天长空的战场,驰骋在云海之间的赛道。
文/景天泽
图/邓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