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5月31日后新增项目需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影响了光伏的“抢装潮”,也同样将储能系统从“政策配套”升级为“收益核心”。配置储能可通过峰谷套利和技术降本对冲电价风险,提升整个项目收益。
日前,晶科Tiger Neo+SunTera 大型光伏加储能项目在法国大溪地正式投运。 该项目占地10公顷,全年发电量达15,000兆瓦时,可满足当地5,000户家庭用电需求。项目安装了10.7MWp晶科最先进的N型Tiger Neo系列光伏组件和17.2 MWh蓝鲸SunTera液冷储能系统。TOPCon组件优异的弱光性可大幅提升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优化发电曲线,储能系统可将午间光伏发电低谷时段电能储存,并在电价高峰时段释放,有效提升项目综合收益。
此外,为了匹配多重应用场景,晶科储能系统采用三大创新设计:1.C5耐腐蚀等级:IP55防护等级,适应大溪地高温高湿环境,确保系统安全运行20年;2,高能效长寿命,自研314Ah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0次。PACK温差控制±2℃,系统整体效率(RTE)达94%;3,智慧运维,搭载端—域—云一体化平台,实现电芯级实时监测、AI负荷预测与远程诊断,运维效率提升40%。
531新政取消强制配储要求后,储能配置逻辑转向经济性驱动,这意味着企业需加速光储融合创新,在技术、模式、区域布局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以应对后补贴时代的全面市场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