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
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意味着光伏电站的收益不再像过去那样享受固定电价的模式,而是根据市场供需,以市场竞价决定售电收入。
这对于一个光伏电站收益,意味着发的多不一定赚的多,高电价时发的更多才能赚的更多。因为,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午间,此时电力供应大幅增加,市场价格明显降低,发电高峰与电价低谷重合,导致收益受损。而在早晚高峰、阴天、多云等时段,由于总体光伏发电又较为不足,电价会较高。在这些弱光但高电价时段下也能发更多电,才能取得较高收益。所以组件的全天候高发电性能,特别是高双面率(80%-85%),和卓越的弱光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早晚阳光资源和地面发射光资源,优化发电曲线,使其与市场峰谷电价匹配,才可明显提升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实现收益最大化。
关于解释TOPCon高双面率原理的技术文献已经很多了,今天简单科普介绍一下,为什么TOPCon具备更好的弱光性。
1、漏电通道分布优化:TOPCon 电池在电池表面形成一层隧穿氧化层,这可以有效减少漏电通道。其漏电通道主要分布在电池的四周,而非栅线区域,这种设计大大减少了漏电路径,有效控制了漏电流。相比之下,一些其他技术的电池背面正负电极栅线数量多,增加了漏电通道,尤其是在电池栅线与n型或p型材料交界处,形成了潜在的漏电路径,导致漏电流增大。因此其他技术的电池在低辐照下的漏电问题会更严重地影响电池性能,而 TOPCon 在这方面表现更好。
2、并联电阻特性良好:电池的并联电阻(Rsh)与低辐照性能密切相关,Rsh 越大,低辐照性能越好。TOPCon 的结构使得其并联电阻相对较大,在低辐照条件下,能够减少电流的损失,保持较好的发电能力。
3、背面散热较好:相比某些背面结构复杂的电池技术,TOPCon 电池的背面结构相对简单,散热效率更高。在低辐照条件下,电池的工作温度对性能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保证电池在低辐照时仍能稳定工作,减少因温度升高导致的性能下降。
4、钝化层减少载流子复合损失:TOPCon 技术的钝化层可以有效减少载流子的复合损失。在光照不足的低辐照情况下,载流子的产生数量相对较少,如果复合损失较大,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TOPCon 的钝化层能够降低这种复合损失,即使在低辐照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电池性能,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逐渐进入电力市场化交易,TOPCon的更高单瓦发电量、更高的双面率和更高的低辐照下发电性能,都势必给投资人带来更高的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