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家乡,
都是别人期待已久的旅游风景,
比如风光旖旎、
清幽秀美的天台山。
而天台山,之于邛崃人,
不仅仅是一座山,
更是奇山秀水心归处的精神坐标。
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
在邛崃人的精神世界里
占据着重要位置,
它一方面代表着
此地生民奇崛高俊的性格源起,
一方面也象征着恬淡冲和的精神皈依。
本地人对其不吝赞美之词,论及它造物的神奇,就冠以“山奇、水美、林幽、石怪、云媚”的总结;论及它特色的卓绝,就编织“九寨归来不看水,天台归来不玩水”的对比;论及它源起的神秘,就细数“大禹登高祭天”“赤脚大仙醉酒倒靴”的动人典故。
至于像诸葛亮、袁天罡、陆游等群星于不同历史时期在此闪耀,更是留有天车坡、和尚衙门等古迹,仍可在今时凭吊、追忆。
虽然在物理海拔上,它略逊于南宝山镇的玉林山峰顶,但就历史人文而言,它实在是一代又一代邛崃人向往并渴望登顶的高地。
天台山在邛崃以西,
属于龙门山脉的一支。
广袤的成都平原至此告一段落,
从江南水乡般的繁庶秀丽,
跳进巴山蜀水的幽秀雄奇,
同时无数历史的、人文的支脉隐入大川,
如同晚风轻拂,
风过处百鸟争鸣,
吐出千百年的锦绣词章。
陆游赞叹这里的山水,说它们“卷藏破墨营丘笔,却展将军著色山”;文同极言此地生活的闲适,于此“放意利名外,游心天地间”,又感慨“生来不能饮,到此学酡颜”。
清人王曰三过邛州,情感更为深沉,直言“披襟消白昼,呼酒伴黄昏”。
先贤们的咏唱与慨叹,无疑也为后来者树立起了生活的某种范式。这里是一处桃源之境,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归隐之所。
成都平原本来就少山,而可以作为景点参与并互动的,更是屈指可数。我理解,对于成都人而言,天台山某种意义上和青城山、西岭雪山是并列的,是成都安逸生活的三种不同表现。
青城山幽,可以作荡涤心灵之处;西岭雪山奇特,不单单因为它曾妆点过“诗圣”的草窗,也还在于它是成都人就近赏雪玩雪的不二选择。
而天台山的可贵之处,
在于拉近了成都人同山和水的联系。
看水有长虹瀑布、蟠龙瀑布,以及有着“川西第一大瀑布”之称的响水滩瀑布,玩水戏水有白龙滩、十八里香草沟、流月滩等各种选择。
人们登览天台山,既在山水之外,又在山水之中,是观其形、得其神、悟其韵的有机统一。
无论我们怎样观察,山不仅仅只是是山,人也不仅仅只是人,山中有人,人中也有山。